

发布时间:2020-11-09 浏览次数:3077次
2020年10月30日,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组织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来自成实外教育集团旗下多所学校及成实外教育培训学校共计200余名教师参会学习。本次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来自成实外教育集团旗下三所学校的语文老师代表同讲一篇课文,领导再进行评课的方式进行。老师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导入课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同课”绽放精彩 “异构”彰显新意。
一、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罗雨老师执教《回忆我的母亲》
课堂上罗雨老师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还”,引领学生全文阅读,根据叙事对象的不同将十处“还”字句分类,抓住典型事例,让同学们分别品析,以此感悟朱德笔下母亲的形象。将扣“还”字品析分为三个环节,从直接刻画母亲形象到“我”丰满母亲的形象,再到通过其他人的视角来深化母亲的形象,并通过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二、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雍荣老师执教《回忆我的母亲》
雍容老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红色的品德(打一人名)”,引出本文的作者。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梳理朱德的人生经历,从佃农到国家领袖,母亲在朱德这一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将落脚点放在“朱母对朱德的影响”上,学生通过种种事迹,概括出文中母亲的形象,学习朱德母亲身上美好的品质,体会母亲对作者的爱,感恩母爱,真正理解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正是极致的平凡孕育出了伟大。
三、渠县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语文吉利老师执教《回忆我的母亲》
根据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要求学生阅读《红星照耀祖国》的部分文字节选,自然引出作者及课题, 将教学资源有利的转换为教学内容。吉利老师站在文章作者的视角,通过带领学生全文阅读,初次感悟朱德母亲的形象,得出朱德母亲就是一名普通勤劳的农夫。此时,吉利老师组织学生活动,分小组阅读,勾画关于母亲的经历的语句,概述事件,体会母亲的性格品质,让母亲的形象鲜活起来。再通过细节描写品析,学生体会到质朴平实语言中蕴含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感悟母亲对朱德精神的滋养,最后,通过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先,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来品析,母亲平凡中蕴含伟大的形象。
关于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这一篇文章,展示了生命的教育、精神的光芒。三位老师的课堂各有特点,精彩纷呈,带领我们从文章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点评
一、一堂高效的课应该从三个点出发,①学科的规范,②学习的本真,③学生的需求。这三个抽象的点又会从老师课堂的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
教什么?从课本内容来说,通过发掘与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之间的契合点,然后基于此来确定课堂内容;怎么教?基于学情出发,学生方便学,才是成实外教育集团所提倡的高效课堂。从整堂课的起点到终点,认知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每个环节之间应该有逻辑性,以此构建高品质学习型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张欣主任
二、杜鹃老师从语言的角度针对三位老师的讲课提出了一个问题,散文怎么教出散文味?她认为首先应该是教学语言及语调应该符合文本感情。其次,散文最打动人的是情感,最难的也是如何带给同学们情感认知?所以要交给学生一些品读的方法和鉴赏能力。最后,杜鹃老师用一句话概括了老师在教散文时的一些方法,“自己先动情,感情层层递进,感情为抓手,主线要清晰”。
成都外国语学校杜鹃老师
三、在教此类课文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带领学生学习,增加带入感、增加情境性,文章的每个人物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如何去解读好是非常重要的,解读好了,最后课堂布置产出任务是不一样的。好的课堂产出是自然的从课本内容过渡到现在时,学生应该有一些情感上、语言上、价值观上的一些升华,包括对生活阅历的调取,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成实外教育集团教学质量部龙部长
四、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在座的老师都能获得成长,有人说老师是一群有梦想的人,语文老师是善于造梦的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活动中,异构分三项,1.构思,同样的文本作为自己独特的教学资源,是需要智慧,需要专业能力的,所以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成长。2.构造,构造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有两声音,①郎朗书声,②老师和同学对话的声音。3.建构,形象的构建,建构文本质朴的语言给我们突显的文本独特的形象。情感的建构,通过不同的方式的品读,语言解读,产生共情,家国情怀,文化的传承。
成实外教育集团教学质量部潘部长
收获
本次同课异构还有非常多精彩评论发言,小编就不一一分享了!相信大家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情况,就知道成实外教育集团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我校教师的收获吧!
一、余艳梅老师
此次同课异构的课文是《回忆我的母亲》,其中,五龙山校区龙老师的课堂令人印象至深。课堂开始前简单结合生活说了下自己对孩子们和课堂的期待,展现真诚,拉进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之后有条不紊地推进整堂课,在和同学们的交流碰撞中,用“我身上母亲的影子”将“忆自己”与“怀母亲”相勾连,重点明确了“伟大来源于平凡,平凡孕育了伟大”,从传统美德到母亲独有的品德,再到舍小家为大家的深明大义,母亲独特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前面叙事的层层铺垫后,雍老师用深情并茂的朗读分析带领着同学们领悟了文章的复杂情感。
?整堂课前后逻辑性强,雍老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把握好各处细节,主导课堂,带领大家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达到共情,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展示课结束后,各位教师代表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了专业深入地分析,帮助我们拓宽了语文眼界,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让人受益匪浅。
二、唐艳老师
第一次接触到“同课异构”,让我对同课异构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首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课效果不同,各有千秋。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平时备课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多角度思考。其次,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选择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内容不贪多,目标明确,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另外,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策略,可以每节课删除不必要教学环节,甚至挑战教学策略,逆策略而动,突破常规,实现效果好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总结
同课异构是基于教师丰富的个性和知识结构,从而对课程教学进行多维度的解读。精心打造同课异构课堂,不仅是对学生定式思维的突破,也是老师教学模式的变革,它是对课程教学的一种重塑。三位教师用独特的教学风格,给我们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课堂,让我校语文教师拓宽了学科眼界,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让人受益匪浅。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的要求,老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成实外教育培训学校一定会积极响应成实外教育集团的号召,努力构建高效学习型课堂,重视课堂生成。非常感谢成实外教育集团给予我校的支持,为我校同步集团学校教学进度和教研方向提供学习的平台 。通过在本次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的收获,我校教师一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为推动成实外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而不懈努力。
在线联系
电话咨询
回到顶部